石门寺

寺外山皆石,门因凿石开。
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
官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
一双檐际鸽,空觑出生台(同上书册五页三七二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寺庙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开篇两句“寺外山皆石,门因凿石开”,直接点出了寺庙的位置和特点。寺庙坐落在石山之中,连大门都是凿石而成,给人一种坚固而古老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寺庙的独特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它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两句,转向了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野花黄得像菊花,寒冷的笋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画面更加生动,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野花和寒笋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官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这两句,引入了人物活动。官员来查看田地,僧人则刚刚乞食归来。这两个场景看似平常,却透露出寺庙与世俗生活的交融。官员的到来可能意味着寺庙与外界有某种联系,而僧人乞食则展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自足。

最后两句“一双檐际鸽,空觑出生台”,将视线转向了屋顶的鸽子。鸽子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出生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这里的“出生台”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个宗教场所,鸽子的出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气息,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轮回与宁静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共处。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赵师秀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