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都事使云南兼寄李仲渊廉访

送君铨选使滇池(一作溪),部落诸贤想自(一作夷自品)题。
明月先经(一作梦回)夔子北,长风却(一作吹)度夜郎西。
山横⑴塞雨骅骝滑,花发(一作压)蛮云杜宇啼。
为问霜台李廉访(一作学士),白头官满尚羁栖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为朋友陈都事出使云南而写的送别诗,同时寄托了对另一位友人李仲渊的牵挂。全诗通过描绘云南的风土人情和旅途艰险,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人生感慨。

首联"送君铨选使滇池,部落诸贤想自题"点明送别主题:陈都事因朝廷选拔前往云南任职,诗人想象他到任后会被当地贤士们热情接待。"滇池"代指云南,"部落诸贤"指当地有才德的人。

颔联"明月先经夔子北,长风却度夜郎西"用两个典故勾勒出漫长的旅途:明月会先照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以北,而陈都事却要顶着西风前往更遥远的夜郎(贵州古称,此处代指云南)。这两句通过空间对比,突出了云南的遥远。

颈联"山横塞雨骅骝滑,花发蛮云杜宇啼"生动描绘云南特有的自然景象:连绵群山间下着边塞的雨,骏马行走艰难;云雾缭绕的山野间杜鹃啼鸣,野花盛开。"骅骝"指骏马,"杜宇"即杜鹃鸟,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云南既壮丽又略带凄清的独特风光。

尾联"为问霜台李廉访,白头官满尚羁栖"转向对另一位友人李仲渊的问候:想问问在御史台任职的李廉访(李仲渊),为何头发都白了还滞留在他乡为官?"霜台"指御史台,"羁栖"表达了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 1. 时空转换自然:从送别地到云南,再到对远方友人的问候,空间跨度大但衔接流畅 2. 意象鲜明生动:明月、夜郎、边雨、杜鹃等意象共同构建出浓郁的西南边陲风情 3. 情感真挚深厚:既有对远行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另一位友人境遇的牵挂 4. 用典不着痕迹:夔子、夜郎等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不显晦涩

这首诗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折射出当时官员调任边远地区的现实。诗人将对两位友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首诗中,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友人境遇的关切,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