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发祥诗呈蒋教
城头学宫高巍巍,中有方井号墨池。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
兰亭绝笔迹成尘,此间池水犹能黑。
绍兴之年值丙寅,一夕郁郁浮乌云。
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
又闻浮熙改元岁,隔春预作文章瑞。
甲科夺得汉庭魁,贤关解褐冠多士。
九岁奇童面圣颜,阖郡十人俱赐第。
近来复作烟雾飞,盈盈玉斗磨歙丝。
忽焉阴霾黯苍汉,模糊顷刻风披披。
巧如奇花开异草,天女织出绞绡衣。
须臾变态千万状,妙手点染水墨奇。
此事颇亦涉神怪,疑有鬼物来游嬉。
不然下垫千年龟,图书之祥将发挥。
吾乡文物盛洙泗,执经问道肩相随。
残膏賸馥大沾溉,诸生借润今其时。
文昌终有应图契,韩门高第皆可为。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
兰亭绝笔迹成尘,此间池水犹能黑。
绍兴之年值丙寅,一夕郁郁浮乌云。
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
又闻浮熙改元岁,隔春预作文章瑞。
甲科夺得汉庭魁,贤关解褐冠多士。
九岁奇童面圣颜,阖郡十人俱赐第。
近来复作烟雾飞,盈盈玉斗磨歙丝。
忽焉阴霾黯苍汉,模糊顷刻风披披。
巧如奇花开异草,天女织出绞绡衣。
须臾变态千万状,妙手点染水墨奇。
此事颇亦涉神怪,疑有鬼物来游嬉。
不然下垫千年龟,图书之祥将发挥。
吾乡文物盛洙泗,执经问道肩相随。
残膏賸馥大沾溉,诸生借润今其时。
文昌终有应图契,韩门高第皆可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浙江绍兴墨池的传说和当地文运昌盛的故事,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开篇到"此间池水犹能黑"): 诗人先带我们看学宫里一口神奇的墨池——冬天不干涸,春天不满溢,据说池底暗通钱塘江。最有趣的是当地老人说这是王羲之(右军)当年洗毛笔的地方,虽然《兰亭序》真迹早已不存,但这池水至今还泛着墨色。这里用生活化的比喻,就像我们听说某位名人用过的物品会特别珍惜一样。
第二部分("绍兴之年值丙寅"到"阖郡十人俱赐第"): 接着用"朋友圈晒喜报"的方式,列举当地科举辉煌史:从南宋绍兴年间陈姓学子金榜题名,到后来甲科夺魁、九岁神童面圣,整个郡同时有十人中举。这些具体事例就像现在某地连续出高考状元,当地人自然觉得是风水宝地。
第三部分("近来复作烟雾飞"到结尾): 最精彩的是描写墨池最近又显灵——池水突然像开了特效:乌云翻滚如泼墨,水面变幻出奇花异草、仙女纱衣等水墨画效果。诗人开玩笑说要么是千年乌龟成精,要么就是文曲星又要来送状元了。最后鼓励学子们抓住机遇,暗示当地文化底蕴深厚(像孔子故乡洙泗),只要努力都能像韩愈门生那样成才。
全诗把地理传说、科举文化和自然奇观巧妙融合,就像用"抖音特效"拍传统文化纪录片:墨池是永不掉线的网红打卡点,历史典故是点赞量超高的热评,而最后的祥瑞景象和鼓励,就像给当代考生加油的弹幕"上岸必看!"。这种把地方自豪感写得既神奇又接地气的手法,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感染力。
刘名世
刘名世,宜黄(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浮梁县。事见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