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行

尧都中干蟠蜒起,左莽右懿誇地理。
葱葱佳气三公家,冢中枯骨再贻耻。
景陵一抔尚未干,检点殿前作天子。
忆昔军事生临淮,荡南扫北亦壮哉。
功成忽闻尚书死,转输又见侍郎来。
贤子挂印能殉国,恩诏不念栋梁材。
案头披卷螟蛉我,学书学剑两不可。
投笔但说觅封侯,弃儒请缨亦琐琐。
封疆枢密嗣中兴,岂知国变事殊左。
祖制翻新党祸丛,禅让逼真贼徒夥。
骄淫贪残逞一时,帝位一倾国基簸。
吁嗟呼,文谟武烈萃一门,反背亲恩与国恩。
有兄有妇难为朱太保,有君有母难为陈将军。

现代解析

这首《项城行》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一个背弃家国、最终身败名裂的权臣(暗指袁世凯)。全诗像一部快进的悲剧电影,分三个层次展开:

1. 发迹时的丑态(前六句) - 把权臣比作盘踞在帝王故里的毒蛇("尧都中干蟠蜒起"),左右逢源却自夸风水好。 - 用"冢中枯骨""景陵一抔"等意象暗示:这人靠挖前朝墙角起家,刚安葬旧主就急着篡位。

2. 虚伪的忠臣面具(中间六句) - 表面歌颂他平定叛乱的军功,却突然插入"尚书死""侍郎来"的蹊跷情节,暗示功臣之死有猫腻。 - 更讽刺的是:他儿子殉国换来皇帝表彰,而真正的国家栋梁(可能指被袁世凯迫害的能臣)却被遗忘。

3. 篡位后的现世报(后十句) - 揭穿他"学书学剑"的假正经——读书为封侯,从军为名利,本质是个投机分子。 - 最终"祖制翻新""禅让逼真"坐实篡位罪名,连带"骄淫贪残"的劣迹一起爆发,导致帝位崩塌、国家动荡。 - 结尾最诛心:指出这人全家享受国家厚恩("文谟武烈萃一门"),却背叛君亲,落得众叛亲离——连至亲都羞于与他为伍。

诗的精髓在于: - 用"螟蛉"(寄生昆虫)等比喻,把政治野心家刻画成忘恩负义的害虫。 - "有兄有妇难为..."的排比句,像一记记耳光,抽在背叛伦理道德的叛徒脸上。 - 全诗用"起—夸—死—来—倾—簸"等动态词,展现了一个投机者从发迹到毁灭的全过程,像看一场自食恶果的现世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