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零零矗立在江中的小山,展现出它的独特气势和地理意义。
开头两句用"空倚傍"和"高放出"两个动作描写,把这座山写得像个特立独行的巨人,不需要依靠谁,自己就能高高耸立在云端。这种写法让静止的山有了生命力。
中间四句点明了山的地理位置:它处在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分界线上,在金山和焦山的上游位置。诗人用"截下流"这个动作化的表达,把山写成了能拦住江水的巨人。"荡摇"和"孤秀"两个词形成对比,一边是动荡的江水,一边是孤傲挺立的山和山上的寺庙,画面感很强。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现实场景:江上来往的船只都顺风顺水,但谁才是真正掌控着上游优势的人呢?这里用风帆的顺利反衬出山的永恒,暗含着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整首诗从写景到抒情,把一座普通的小山写得气魄非凡,又暗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