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泽水当坚腹,北风吹彻元阴酷。
溅溅才惊落瓦沟,洒洒还看敲庭竹。
饥鸟攫食匝树鸣,冻雀引伴缘窗宿。
街头酒价知应昂,江边鱼网想当束。
来牟根深快藉培,狐兔迹显愁难伏。
幽人闭户抱醉眠,舟子推篷祝晴旭。
唤醒平台老邹枚,判出匡庐真面目。
芦汀画手不复传(惠崇有芦汀密雪卷),眉山战笔谁能续(东坡有效欧阳体作白战诗)。
且喜眼界顿空明,独立高楼恣遐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对比,展现了寒冷中的生机与人间百态。

1. 开篇的凛冽寒意
前两句用"坚腹"形容结冰的河面,"北风""元阴酷"直接点出严寒刺骨。但诗人没有停留在单调的冷,而是用"溅溅""洒洒"两个拟声词,让读者仿佛听见雪粒敲打瓦片、竹叶的清脆声响,寒冷顿时有了灵动感。

2. 雪中众生相
镜头转向小动物:饿坏的乌鸦围着树叫,冻僵的麻雀挤在窗边取暖。这些细节让雪景有了温度——动物们都在努力求生。接着笔锋转到人间:酒价要涨(天冷需求多),渔网得收(江面结冰),麦苗虽被雪滋养,但狐狸野兔的脚印暴露了它们偷食的踪迹。这些描写像连环画,展现雪天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3. 两类人的不同反应
怕冷的人关窗醉眠,船夫却盼天晴开工,对比中见人间百态。最有趣的是结尾:诗人说古代画雪的惠崇、写雪的苏轼都已不在,但眼前的雪景足够震撼——他独自登楼远眺,银装素裹的世界让心胸豁然开朗。

全诗精髓
诗人像举着摄像机,先拍特写(冰面、雪粒),再拉远景(动物、市井),最后给个俯视镜头(高楼远眺)。最妙的是在寒冷中捕捉生机:雪既是考验(冻雀、涨价的酒),也是馈赠(滋养麦苗、净化视野)。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自然之美无需名家描摹,亲身感受才是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