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北征送右谕德金公扈从

烟云惨淡边城黑,铁骑凭陵在东北。
天兵带甲八十万,百里长驱如霹雳。
平边下诏亲出征,二月龙舆发北京。
东风关塞旌旗影,落日沙场鼙鼓声。
知君文彩金门宴,扈从恩荣总堪羡。
龙泉宝带黑貂裘,虎帐雕弓白羽箭。
帐前献俘报捷归,帐中草檄笔若飞。
狼烟乍起雪载路,羌笛横吹霜满衣。
彗星夜坠气萧索,席捲穹庐空大漠。
横行绝域拓封疆,直过穷荒收部落。
归来意气擅才雄,凯歌先进明光宫。
岂知折冲在帷幄,世上空闻卫霍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车驾北征送右谕德金公扈从》描绘了一场气势磅礴的御驾亲征场景,我们分几个层次来欣赏:

1. 战争氛围的渲染 开篇用"烟云惨淡""铁骑凭陵"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战场氛围,接着用"天兵八十万""百里霹雳"展现朝廷大军势不可挡的锐气。这里把军队比作霹雳闪电,让人直观感受到行军的速度与威力。

2. 亲征场面的动态刻画 "二月龙舆发北京"点明皇帝御驾亲征的时间。东风中翻飞的旌旗,落日下的战鼓声,组成了有声有色的行军图景。特别有趣的是"龙泉宝带""白羽箭"这些具体装备的描写,就像特写镜头一样让画面更鲜活。

3. 文武双全的将领形象 主人公金公既能"帐前献俘"立战功,又能"帐中草檄"写文书,文武兼备。"笔若飞"三个字把文思敏捷写得如在眼前,而"狼烟""羌笛"又凸显边塞特有的苍凉感。

4. 胜利凯旋的高潮 "彗星夜坠""席卷大漠"用夸张手法表现势如破竹的胜利,最后"凯歌先进明光宫"的凯旋场面与开头的出征形成完美呼应。结尾"岂知折冲在帷幄"点出真正的功劳在于运筹帷幄的谋略,这个转折颇有深意。

全诗最精彩的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技巧:既有铁骑奔驰的宏大场面,又有貂裘羽箭的细节特写;既能听到震天的战鼓,又能感受到霜满衣的寒意。这种多角度的呈现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远征。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