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还朝

骢马翩翩不可留,绣衣归去侍宸旒。
天边日月光仍近,炎海风霜凛未收。
汉殿槛高攀欲折,大东轴尽涕堪流。
极知无限澄清意,伫为苍生一借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姓李的官员回朝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国家民生的关切。

前两句用"骢马"(青白色的骏马)和"绣衣"(官服)形容李侍御意气风发地启程回京,在皇帝身边任职的场景。"不可留"三个字透露出虽不舍但理解友人重任在身的心情。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先说朝廷就像日月一样光辉永驻,但南方边远地区(炎海)仍充满艰难;接着用"汉殿门槛高得快要折断"比喻朝廷威严,而"大东地区(可能指东部)百姓苦难让人流泪",通过空间上的远近对比,展现诗人既看到朝廷威严,又心系民间疾苦。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我知道你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澄清意),期待你能为天下百姓(苍生)出谋划策(借筹)。"借筹"用典出自张良借筷子为刘邦分析形势的故事,这里比喻为百姓争取利益。

全诗亮点在于: 1. 送别不说伤感话,反而寄托政治理想 2. 用"日月"和"炎海"的空间对比,体现心怀天下的格局 3. 最后两句像临别赠言,把个人情谊升华为共同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把个人离情与国家大事相结合的写法,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