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

白云亭上白云闲,云满危栏雪满山。
雪似白云云似雪,不知何处是人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雪交融、如梦似幻的山间景象,通过简单的语言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白云亭上白云闲,云满危栏雪满山"像用白描手法勾勒画面:亭子被悠闲的白云环绕,栏杆外云雾缭绕,远山覆盖着皑皑白雪。一个"闲"字让白云有了人的慵懒感,"满"字重复使用强化了云雪充盈的视觉冲击。

后两句"雪似白云云似雪,不知何处是人间"是点睛之笔。诗人故意混淆云与雪的界限,让读者分不清哪是云、哪是雪,这种模糊感制造出仙境般的错觉。最后一句的疑问,既表达了陶醉美景的恍惚感,又暗含对尘世生活的疏离,让人联想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境。

全诗28个字里,"云"出现4次,"雪"出现3次,通过词语的反复回旋,形成音韵上的循环美。这种文字游戏般的写法,既突出了主题意象,又强化了物我两忘的禅意。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巧妙捕捉,让读者能感受到他超然物外、向往隐逸的心境。

释正韶

释正韶(一二○二~一二六○),号雪屋,俗姓谢,鄱之干越(今江西馀干县附近)人。少从雄峰法慈祝发,游吴越,师事天童净禅师。出住天池,筑庵曰明月。理宗景定元年卒,年五十九。有《兔园集》,已佚。事见《柳塘外集》卷四《天池雪屋韶禅师塔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