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芍药为渟澜侄作二首 其二

一杯婪尾殿春残,百宝栏前捧玉盘。客为主人歌踏臂,花名冠子劝加餐。

由他品到扬州丽,未许诗从洛社看。手叠吟笺檐下坐,几回戛玉韵琅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芍药的闲适画面,充满生活情趣和文人雅致。

前两句写芍药花的美态:用"婪尾"(酒杯)比喻芍药花瓣,说它在春末依然盛放;"百宝栏前捧玉盘"把芍药比作被精心呵护的珍宝。这里用酒杯、玉盘作比,既形象又显出对花的珍爱。

中间四句转入人情互动:客人为主人助兴唱歌("歌踏臂"可能是击节而歌),把芍药花称作"冠子"来劝酒。诗人说任凭别人夸扬州芍药多美,但眼前这株可比洛阳名士雅集的景致更动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当下欢聚时光的自得。

最后两句刻画诗人自己的闲适姿态:坐在屋檐下反复推敲诗句,纸张摩擦声像美玉相击般清脆。通过这个细节,把赏花、吟诗的雅趣生动呈现出来。

全诗妙在将赏花这件小事写得活色生香——既有花的娇艳,又有人的互动,还有诗人独处的悠然,层层递进中展现古代文人的生活美学。最精彩的是把吟诗时叠纸的细微声响比作"戛玉",这个巧喻让整首诗顿时有了清脆的韵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