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兴吴太仆园亭

吴兴本是佳山水,况复名园选胜开。
曲引苕溪来涨沼,平分岘石作层台。
琴书数处无尘事,花鸟三春有酒杯。
他日南寻天目顶,因君清暇得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吴兴(今浙江湖州)的私家园林,通过山水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首联点明吴兴本身就有美丽的山水,而主人更是在这好地方精心建造了一座名园。"选胜开"说明园林选址讲究,专挑风景绝佳处建造。

颔联具体描写园林的建造特色:巧妙引苕溪活水入园形成池塘,将天然山石巧妙布置成错落有致的亭台。这两句展现了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

颈联转到园中生活场景:在琴书相伴的清净环境中,可以远离尘世烦扰;在春暖花开时节,可以赏花观鸟、把酒言欢。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

尾联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等以后去天目山游玩时,一定要再来这座园林,在清幽环境中慢慢欣赏。既表达了对园林的赞美,也暗示了与园主人的深厚友谊。

全诗通过"山水-建筑-生活-情感"的递进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可居可游"的特点,以及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生活理想。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看见那座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江南园林。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