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诗

小草在砌,颜色常好。
岂无严霜,先彼长栲。
寄言青松,斧斤自从。
子不在山,真节安庸。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事物比喻人生道理,核心是讲"真正的品格需要在考验中显现"。

前四句写小草:
台阶缝里的小草看起来总是鲜嫩可爱,但作者反问——难道是没有严霜摧残吗?其实是因为高大的栲树先替它挡住了风霜。这里暗指有些人看似优秀,实则是被保护得太好,未经受真正考验。

后四句转向青松:
作者对青松说:你之所以要挨斧头砍伐,正是因为你长在山里(身处险境)。如果不在深山经历风雨,你所谓的"坚贞品格"又有什么用呢?这里用"斧斤"象征磨难,说明真正的价值需要在困境中淬炼。

全诗通过小草与青松的对比告诉我们:
1. 表面的美好可能源于庇护
2. 真正的强者不回避挑战
3. 磨难不是惩罚,而是证明品格的必经之路

就像现代生活中,温室里的花朵不如经历过风雨的野草坚韧,躲在舒适圈的人很难展现真正的能力。诗人用自然景物巧妙揭示了"逆境造英雄"的永恒主题。

许琮

许琮(一一四九~?),字季玉,号默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年十八登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调旌德尉(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累官知制诰。事见《七十二峰足徵集》卷三。今录诗十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