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后初愈的人,在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写自己病后虚弱的状态:瘦弱的身体连秋风都抵挡不住,住在水边简陋的茅屋里。这里"支离病骨"用得很形象,让人仿佛看到诗人瘦骨嶙峋的样子。
颔联继续写病后的变化:因为长期卧病吟诗,头发都变白了;憔悴的面容只有喝酒时才暂时显得红润。这两句通过"白发"和"酒后面红"的对比,生动表现了病痛的折磨。
颈联转向写景:柳巷里燕子忙着南归,湖面上大雁准备降落。这些秋日景象其实是在反衬诗人的孤独——连候鸟都有归处,而自己却漂泊无依。
尾联表达创作上的苦闷:写了好几篇秋日感怀的诗,却找不到知音来品评。最后提到"阿戎"(可能是诗人的晚辈),说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恐怕也难以真正理解这些诗作的深意。
全诗通过病后所见所感,表达了身体虚弱、年华老去的惆怅,以及知音难觅的孤独。诗人将个人病痛与秋日萧瑟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境。
张掞
(995—1074)齐州历城人,字文裕。张揆弟。幼笃孝。举进士。知益都县,督赋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时入,石介为献《息民论》。历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入判太常、司农寺,累官户部侍郎致仕。忠笃诚悫,事兄如父,为乡党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