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寄生草 饮》通过酒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历史兴亡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意思是,喝醉了之后,还有什么能阻碍我呢?不醒的时候,又有什么值得我去思考呢?这里作者用“醉”来象征逃避现实,认为只有醉了才能摆脱世俗的烦恼。
接着,“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这几句用酒糟腌渍、酒醅淹没、酒曲埋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历史兴亡、远大志向的轻视。功名、历史、志向在他看来,都像酒中的配料一样,被酒所淹没,变得无足轻重。
最后,“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屈原和陶潜。屈原是忠臣,最终因为不得志而投江自尽;陶潜则是隐士,选择了归隐田园。作者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时,世人都会嘲笑他像屈原一样执着,但真正理解他的人则会认为像陶潜那样退隐才是正确的选择。
整首诗词通过酒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作者认为,与其在现实中挣扎,不如像陶潜一样,选择一种更加自由、淡泊的生活方式。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