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吟潭宅会汪竹居、李定山、孑云、王晓湘、瘦湘登眺滕王阁,寻集饮城外酒楼,诗以纪之

天清海绿过重九,乱后剩作章江吟。
去年南园菊花雨,舫斋卧梦洞庭深。
今年走会怀湘宅,天听盟约收重阴。
玄流嵇阮少长集,嚣甚欲得涤尘襟。
高山之志流水心,锦囊昨买名家琴。
摩挲灵物各起舞,遂赍古意淩江浔。
千年杰阁一凭槛,老翠掬饮西山岑。
鸾声佩响渺何处,城隅日落飞清砧。
才人文宴涉幽想,空潭云影若可寻。
未遑多让谋一醉,买琴幸馀沽酒金。
壶觞政令由己出,宽严略变深浅斟。
青牛出关事不易,白驹过隙愁难禁。
汀洲晚籁鸣萧森,水木澹逼倪云林。
登高旷览足忘世,似与天地俱浮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重阳节登高聚会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点明时间(重阳节)和地点(章江),提到乱世后的相聚格外珍贵。去年菊花雨中在洞庭湖畔的回忆,与今年在滕王阁的登高形成对比,暗示物是人非的怅惘。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聚会场景:文人雅士们像魏晋名士嵇康、阮籍一样洒脱,带着名家古琴登高。他们触摸琴弦时仿佛古意苏醒,在西山翠色中凭栏远眺,听着城中隐约的捣衣声,感受千年滕王阁的历史厚重。

随后笔锋转向宴饮之乐:诗人们喝酒行令,不拘礼节,既有文人雅趣("壶觞政令由己出"的幽默),又有及时行乐的洒脱(用买琴剩下的钱买酒)。但欢乐中暗含忧愁——"白驹过隙"的时光飞逝之叹。

结尾以景作结:暮色中汀洲风声萧瑟,山水如元代画家倪云林的淡墨画般清幽。登高远望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仿佛与天地共呼吸。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寄托。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买琴钱买酒"这种生活细节展现文人真性情 2. "老翠掬饮"把山色比作可饮的翠色,想象新奇 3. 在欢乐聚会中穿插时光易逝的哲思,情感层次丰富 4. 结尾的山水意境空灵,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