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仲和墨竹

墨晕生冰砚影寒,素毫幻出碧琅玕。
寻常夜月窗前见,此度秋风纸上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墨竹的独特魅力。

首句“墨晕生冰砚影寒”,诗人用“墨晕”来形容墨色在纸上晕染的效果,仿佛墨汁在冰凉的砚台上流动,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里的“冰砚影寒”不仅描绘了砚台的冰冷,还暗示了墨竹的清雅高洁。

第二句“素毫幻出碧琅玕”,诗人用“素毫”指代毛笔,形容用毛笔轻轻一挥,就能幻化出碧绿的竹子。这里的“碧琅玕”比喻竹子的颜色和质地,像碧玉一样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寻常夜月窗前见”,诗人提到在平常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竹子。这里的“寻常夜月”暗示了竹子的常见和普通,但正是这种普通,才更能体现出竹子的坚韧和不屈。

最后一句“此度秋风纸上看”,诗人说这次在纸上看到的竹子,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吹拂。这里的“秋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通过“纸上看”,诗人将竹子的形象与秋风相结合,赋予了墨竹更深层次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墨竹的清雅高洁和坚韧不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赵汝绩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