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过沙河

沙河一带水,船受两三人。
远道来良贾,涓流接上津。
树声秋淅沥,山色晚嶙峋。
独念民生苦,年荒赋役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叶县经过沙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联“沙河一带水,船受两三人”,简单勾勒了沙河的景象:河水静静流淌,小船上载着两三个人。这里通过“一带水”和“两三人”的对比,突出了沙河的宁静与孤寂,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

颔联“远道来良贾,涓流接上津”,写的是远方来的商贾,他们沿着涓涓细流来到渡口。这一联既展现了沙河的交通功能,也暗示了当地的经济活动。商贾的到来,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带来了一丝生机。

颈联“树声秋淅沥,山色晚嶙峋”,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秋天的树叶在风中发出淅沥的声音,傍晚的山色显得格外峻峭。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秋日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虑。

尾联“独念民生苦,年荒赋役频”,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心中却始终挂念着百姓的疾苦。他想到年景不好,赋税和徭役频繁,百姓生活艰难。这一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的社会担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沙河的景色和商贾的活动,展现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风貌,同时通过秋日的萧瑟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虑。最后,作者将目光投向民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一位文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