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二

兜舆穿诘曲,隐隐逗蓬门。
篱落市烟接,荒堆冢屋存。
环陴惟野戍,抱日只孤村。
顾盼前山近,松风入耳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图景,读起来像跟着作者的脚步慢慢走进山野深处。

开头写坐着简陋的轿子穿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远远看见茅草屋的门若隐若现。这里用"兜舆"(类似竹轿)和"诘曲"(弯曲)这些词,立刻让人感受到山路的崎岖和出行的不易。

接着看到的是篱笆围着的农家,炊烟袅袅,与远处的坟堆、老屋共存。这里"市烟"不是指城市,而是指人间烟火气。作者巧妙地把生活的气息(炊烟)和死亡的痕迹(荒堆冢屋)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对比。

再往远处看,只有野外的哨所围绕着城墙,整个村子孤零零地晒着太阳。"环陴"指城墙,"野戍"是边防哨所,这些词暗示这里虽然偏僻,但仍有军事存在。而"抱日只孤村"这个拟人写法特别生动,仿佛整个村子就那样安静地拥抱着阳光。

最后写回头望见前面的山很近,松林的风声在耳边沙沙作响。这个结尾很有电影感,从视觉(前山近)转到听觉(松风喧),让读者仿佛也听到了那阵阵松涛。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vlog:从坐轿进山开始,一路记录看到的风景,有烟火人家,也有荒坟旧屋,最后以风声作结。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能感受到他既欣赏乡村的宁静,又为这里的孤寂荒凉而触动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