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晦庵斋居闻磬韵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
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
忽闻玉磬里,冷冷送清响。
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在月光下散步,感受着秋天的凉爽,心情也因此变得舒畅。诗的一开始,诗人看到纤细的月亮照亮了幽静的树林,秋天的气息让他感到格外清爽。于是,他走出房间,散步放松,摆脱了内心的烦恼,思绪也逐渐平静下来。

接着,诗人忽然听到了玉磬的声音,那种清冷悠扬的声响让他感到心灵被洗涤,尘世的烦恼瞬间消失了。磬声仿佛带给他一种超脱世俗的感受,让他更加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道心的增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简单的场景和声音,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得到的精神升华。月光的宁静、秋天的凉爽、散步的放松,再加上磬声的净化,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内心宁静与精神解脱的追求,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在自然中寻找到的平和与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宁静中找到的心灵归宿,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美好。

郑可学

(1152—1212)兴化军莆田人,字子上,号持斋。从学朱熹之门,久之,最得精要,四方来学者,熹多使其质正。及熹知漳州,延教其子弟。晚以特科调衡州司户,授忠州文学。有《春秋博议》、《三朝北盟举要》、《师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