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进京述职的温情画面,同时暗含对友人政绩的赞美。全诗用日常可见的意象传递深厚情感,浅显却耐人寻味。
开篇"离亭喝酒到太阳西斜,马儿朝着北方云朵嘶鸣"就像电影镜头:夕阳下的长亭,酒杯未干,马儿已迫不及待要启程。这里用"日初曛"这个黄昏意象,既点明送别时间,又暗含依依不舍之情。
三四句解释友人匆忙北上的原因:"因为朝廷考核期限将至,他要进京汇报三年政绩"。通过"畏简书"这个细节,生动展现古代官员对朝廷制度的敬畏,就像现代人赶着提交年终报告一样真实。
五六句是美好的预想:"他定能获得皇帝嘉奖,说不定还能喝到御赐美酒"。这里用"纶音"(圣旨)、"御醴"(御酒)这些皇家元素,既体现对友人的信心,也透露出普通人对皇权的天然敬畏。
结尾最妙:"想问他如何治理得海岱地区政风清明?你看那满路积雪都追随着他"。这里"雪随君"既是写实(可能真下雪),更是绝妙比喻——积雪象征友人清廉的政绩,仿佛天地都在为他送行。这种将抽象政绩化为具象风雪的手法,比直接夸赞更令人印象深刻。
全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送别小视频:有黄昏饮酒的暖色调,有马嘶云动的动态画面,最后定格在雪中远行的背影。没有生僻典故,但通过"简书""御醴"等公务元素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让普通送别诗有了官场特色,既见真情,又显格局。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