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

甘泉警烽候,上谷抵楼兰。此江称豁险,兹山复郁盘。

表里穷形胜,襟带尽岩峦。修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登陴起遐望,回首见长安。金沟朝灞浐,甬道入鸳鸾。

鲜车骛华毂,汗马跃银鞍。少年负壮气,耿介立冲冠。

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岂如霸上戏,羞取路傍观。

寄言封侯者,数奇良可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志凌云的少年英雄形象,同时暗含对功名富贵的深刻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是壮丽的战场风光描写。诗人用"烽火台""险峻江水""盘旋山势"等意象,勾勒出边塞险要的地形。特别是"修竹衬托城楼""高耸城墙直插云霄"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聚焦少年英雄的形象。"鲜衣怒马的少年"这个形象特别生动,他不仅装备精良(装饰华丽的战车、银光闪闪的马鞍),更有着"怒发冲冠"的豪情壮志。他渴望像古代名将那样在燕山刻石记功,梦想着能攻破函谷关这样的天险,不屑于像某些人那样在战场上作秀。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通过对比真正的战士和那些"在路边看热闹的人",诗人发出感叹:那些只为封侯拜将的人,其实并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数奇"这个典故(借用汉代李广难封的遭遇)暗示了命运的无常,真正的英雄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展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和少年英姿,更通过最后四句的转折,让读者思考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功业。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不要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活"一样,诗人也在提醒: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封侯受赏,而在于坚守自己的英雄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