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閒为我吊李白,醉卧江边不复醒。
当时锦袍照绿水,今日孤坟秋草生。
当时超逸真绝伦,皎如玉龙上天门。
朝驰峻坂飞疋练,暮浴深渊浮素云。
四蹄饱踏咸阳月,满身犹带燕山雪。
祇愁玄雾閟雄姿,未许清尘污汗血。
去年别尔雁南征,今年迎尔春水生。
我心思尔如江水,回波相续无穷已。
君如鸿雁早惊霜,方逐长风度千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李白的追忆和思念,同时借马喻人,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一生。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对李白的追悼(前八句)
诗人开篇就想象自己去江边祭奠醉卧不醒的李白。通过对比李白生前的风光(锦袍映绿水的潇洒)与死后的寂寥(孤坟秋草生的凄凉),突出对这位天才诗人的怀念。"玉龙上天门"等比喻,把李白比作飞升的白龙,形容他超凡脱俗的才情和自由奔放的性格。

2. 以骏马喻李白(中间八句)
用一匹神骏的白马来象征李白:早晨它飞驰过陡坡像匹白练,傍晚在深潭沐浴像浮动的白云。这匹马脚踏咸阳的月光,身披燕山的积雪,既写出李白的豪迈气概,也暗指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玄雾遮雄姿"两句,则感叹世俗的迷雾可能遮蔽了李白的才华。

3. 绵绵不绝的思念(最后四句)
诗人用"去年/今年"的时间变化,引出对李白持续不断的思念。将思念比作滔滔江水永远流淌,又把李白比作早感知秋霜的大雁,迎着长风远行千里,既写出李白的敏锐与洒脱,也暗含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感的交织:一边是"皎如玉龙"的豪迈赞美,一边是"孤坟秋草"的深切哀思。诗人通过江水、鸿雁等意象,把对李白的追慕之情写得既气势磅礴又缠绵悱恻。最精彩的是骏马那段描写,不用直白的赞美,而是用"朝驰飞练""暮浴浮云"这样充满动感的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李白自由奔放的生命姿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