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偕陈惇五陈顺之自坝山抵宝洪寺宿萝月庵

禅榻聊探梦,僧传不落杯。
山泉浇苦茗,炉火拨寒灰。
萝月无今古,溪云自去来。
只疑星斗近,开户几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与友人同游山寺、借宿庵中的闲适场景,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禅意。

前两句写夜宿寺庙的体验:在禅床上小憩,仿佛能触摸到梦境;僧人递来的茶盏始终不空,暗指主客相谈甚欢。这里用"不落杯"这个生动的细节,暗示茶水不断续饮,侧面烘托出宾主尽欢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山泉煮茶、拨弄炉火两个日常动作,带出山居生活的简朴趣味。"萝月"(藤萝间的月亮)和"溪云"被赋予灵性——月亮悬在藤蔓间不问古今,溪上云朵自由来去,这些自然景物在诗人笔下成为永恒与自在的象征。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推开庵门竟觉得星辰触手可及,这个夸张的错觉既表现山寺地势之高,也暗含"心境澄明则天地亲近"的哲理。诗人反复徘徊的动作,流露出对这份超然境界的留恋。

全诗妙在将"煮茶拨灰"的平凡小事与"星月溪云"的永恒意象交织,用具体的山寺夜宿经历,传递出忘却时间、融入自然的禅悦。语言看似清淡,却藏着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