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
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明郑维新纂《惠大记》卷六)。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明郑维新纂《惠大记》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象山的壮丽景色和神奇魅力,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开头四句先总写象山的高大雄伟:山势巍峨直插云霄,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精华。山脚扎根大地,山顶触摸天空,翠绿的山壁和红色的悬崖相互映衬,色彩对比鲜明。
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山上的景色:茂密的松柏四季常青,珍奇的花草永不凋谢。层层叠叠的山峰间云雾缭绕,在东南地区堪称最壮观的景象。这里用"琪花瑶草"这种仙境的植物来形容,让人感觉象山就像仙境一样美好。
中间六句写登山的难度和山顶的景色:普通人只能抬头仰望,就算有登山阶梯也不敢轻易尝试。除非是神仙能飞,才能到山顶看海上日出。山中清澈的泉水是蛟龙的住所,一旦蛟龙现身就会带来及时雨,让大地不再干旱。这里把自然现象神话化,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四句通过对比突出象山的地位:连著名的衡山都只能当它的陪衬,就像当年孔子登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一样。象山就像擎天柱一样支撑着天空,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敬仰。这里用典很巧妙,把象山和孔子登东山的故事联系起来,突出了它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