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巡游时的盛大场景,充满皇家气派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汉武帝乘着华丽车驾来到青山,西山上空祥云缭绕,重现昔日辉煌。"五云辉"暗示这是吉祥之兆,烘托帝王威仪。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当时的场景:羌族少年牵着骏马在军营疾驰,士兵们在水边围猎蛟龙(可能是夸张的狩猎描写)。霞光如同仙酒倾泻而下,山泉声仿佛就回响在皇帝的宴席旁。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壮观,又用"仙醴""御筵"等意象凸显了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将视线拉回当下:时至今日,这里的草木似乎还沐浴着当年的荣光,夕阳下远望,仿佛还能看见当年那绚丽的余晖。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既表达了对往昔盛况的追忆,也暗含时光流转的感慨。
全诗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既有对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又加入"仙醴""蛟龙"等想象元素;既写眼前实景,又通过"遗光宠"引发联想。这种写法让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自然交融,既气势恢宏又余韵悠长。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