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丸诗
伏不必熊渠虎,起不必皇初羊。
渴不必王烈髓,饥不必鲍靓粮。
请看崔家城东美一丸,犹堪米氏袍笏丈人当。
崔君昔垦塾前圃,此物莹然出尘上。
传闻产自夷方来,旨小如拳今若鼓。
隐映霞蒸海气浓,绰约象函天数五。
摩珠曾照普庵堂,劫火难销韫玉光。
由来至宝终不灭,太极剖判云苍茫。
请君莫洒陵阳泣,讲堂应拟石渠集。
补天妙手更何人,支机好向云中拾。
渴不必王烈髓,饥不必鲍靓粮。
请看崔家城东美一丸,犹堪米氏袍笏丈人当。
崔君昔垦塾前圃,此物莹然出尘上。
传闻产自夷方来,旨小如拳今若鼓。
隐映霞蒸海气浓,绰约象函天数五。
摩珠曾照普庵堂,劫火难销韫玉光。
由来至宝终不灭,太极剖判云苍茫。
请君莫洒陵阳泣,讲堂应拟石渠集。
补天妙手更何人,支机好向云中拾。
现代解析
这首诗《石丸诗》描绘了一块神奇石头的传奇故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神话色彩传递了"真金不怕火炼"的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用四个"不必"排比,说这块石头不需要像古代名物(熊渠虎、皇初羊等)那样借助传说来彰显价值——它本身就足够特别。就像崔家城东这块美石,比米芾收藏的袍笏更珍贵。
2. 中间详细描写石头的来历:崔君从前开垦菜园时发现它,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晶莹剔透。传说来自远方,如今变得像鼓一样大。石头映着霞光如海上云雾,表面纹路暗合天数"五",曾在普庵堂被供奉,连劫火都无法损毁它的光芒。
3. 最后升华主题:真正的珍宝永远不会湮灭(就像开天辟地时的元气)。劝人不要为失去而悲伤,这石头值得被记入《石渠集》这样的典籍。结尾用"补天石"和"织女星石"两个典故,暗示这石头可能是女娲补天或天上掉落的神物。
全诗妙在: - 把普通石头写得像神话宝物 - 用"劫火难销"象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经得起考验 - 结尾用典不着痕迹,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就像现在有人说"我这块石头比钻石还珍贵,可能是外星陨石",用古今传说给平凡事物赋予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