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

锥末藏铦利,刀头惬寝兴。
为郎非白首,补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辈,离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高处待重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冯圆仲的官员去邛州任职的作品,用简单生动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朋友间的欣赏与不舍。

开头用"锥子藏在末梢依然锋利"比喻冯圆仲虽然职位不高但能力出众,用"刀头适合休息"暗指他即将去地方任职反而能施展抱负。接着说他在中央做官时间不长(非白首),但完全有实力治理好一个州郡(补郡有高能)。

中间转为抒情:诗人看着这位比自己年长的朋友(前辈),离别的愁绪让自己这个年长之人(老僧是诗人自比)都感到惭愧。最后用远处高塔作比喻,期待朋友能像登塔一样步步高升,暗含对他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日常物品(锥子、刀)比喻官员才能,形象好懂
2. "愧老僧"的写法很特别,通常离别是年轻人伤感,这里反着写更显情真
3. 结尾的高塔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仕途,一语双关
4. 全诗没有直接夸才能,但通过多个侧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朋友的欣赏

这种送别诗既有对朋友能力的肯定,又有真挚的祝福,还巧妙化解了离别的伤感,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既含蓄又深厚的情谊。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