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山大八景(大观阁)(发表于1925年)

独上谱⑴茶坡上游,大观高阁坐科⑵头。
涛声万里长江至,岭雾千重⑶八里收。
百杵梵钟山隐寺,夹轮风月笛吹楼。
浊尘不到摩天指,电火星星台北州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屯山大观阁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意境。

前两句写作者独自登上种满茶树的山坡,来到山顶的大观阁随意坐下。这里"科头"是古代文人一种随意的姿态,表现出悠闲自得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登高远眺的景色:长江的浪涛声仿佛从万里之外传来,八里外的山岭笼罩在重重雾气中;寺庙的钟声在山间回荡,风中传来楼台上悠扬的笛声。这些描写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站在这样高处,尘世的喧嚣都到不了,只见台北城的灯火像星星一样闪烁。"摩天指"形容阁楼极高,"电火"指当时新兴的电灯,新旧意象的对比很有时代特色。

全诗通过视觉、听觉的多角度描写,把高山远眺的壮阔与都市夜景的璀璨巧妙结合,展现了传统文人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享受自然又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诗中"涛声""岭雾""梵钟""风月"等意象既古典雅致,又通过"电火"这样的新词增添了现代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