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真州扃岫寺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横飞栏。
荆吴形胜妙天下,閒锁(小集本作铺)云锦光斓斑。
山从千古混沌始,江自万里岷峨还。
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
乃知万象自变灭,我与天地俱清閒。
时来登览健意气,兴落烟霭空濛间。
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谢守窗中看。
仙壶日月悟世换,蚁穴富贵羁(小集本作惊)梦残。
易中求象山有天,须弥纳芥曾何难(李本、初本、小集本作艰)。
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
径呼飞仙来取醉,笙箫彷佛锵佩环。
已鞭鸾凤到三境,何待虎豹号九关。
只今朱甍半落日,谁系画舸临苍湾。
何当脱身戎马际,共契妙旨相追攀。
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真州扃岫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首先,作者站在高处,看到一座山峰秀丽而高寒,山间还有横跨的栏杆,仿佛在云端。这里的景色美得让人惊叹,仿佛是天下的奇观。作者感叹,这山从远古的混沌时期就已经存在,而江水则从遥远的岷山和峨眉山奔流而来。江山的壮丽无边无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

接着,作者从自然景观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的境界并不如心境宽广。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而作者与天地一样,保持着一种清闲自在的状态。他登高望远时,心情豪迈,仿佛置身于烟霭缭绕的仙境之中。这里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不需要像谢守那样透过窗户去看,而是直接展现在眼前。

作者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他意识到,世间的富贵如同蚁穴中的梦境,短暂而虚幻。相比之下,山中的自然景象才是永恒的。他提到“易中求象山有天”,意思是说,在变化的世界中,山和天是永恒的存在。作者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一气之内,无论是宏大的天地还是微小的尘埃,都离不开这个宇宙的范畴。

最后,作者呼唤飞仙来共饮,仿佛听到了仙乐和佩环的声音。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不再需要虎豹来守护。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作者更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他怀念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现实中的波浪和山川却让他无法轻易实现这个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他感叹自然的伟大,同时也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虚幻,渴望超越尘世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