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乳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西山的桐树,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桐树果实的独特之美和顽强生命力。
诗人首先用"状如乳"形容桐树果实的外形,像乳汁一样饱满可爱。果实藏在绿叶间,吸引翠鸟来筑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画面。果实外表光滑自然成穗状,内部却轻盈中空,数不清有多少空间。
接着诗人描写果实经历的自然考验:轻的果实被秋阳晒干,重的被绵雨打湿;霜冻后外壳裂开,随风飘散到远处。虽然不像松柏种子那样有名,但这些桐树种子同样懂得扎根土壤、努力生长。
最后诗人发出赞叹:谁要是懂得欣赏这样美好的树木(暗指桐木可制琴瑟),就该把它种在春天的园圃里。这时才明白,这桐树绝非普通树木,其他树木根本无法与它相比。
全诗通过描写桐树果实从生长到成熟的过程,赞美了平凡生命中的不凡品质——既能适应自然考验,又保持独特价值。诗人用"状如乳"、"隐绿叶"等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领悟到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