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马行
马蹄落地滚尘埃,道是天使天上来。
未许邮符先及见,直呼换马声连催。
马到当换故不换,下马索取常例看。
但须一贯就腰缠,无语饱饫邮亭饭。
饭罢曾不少迁延,上马还须惜马钱。
走马城边立马上,手折杨柳当马鞭。
前跕前去不须臾,后到一起是行厨。
朝廷供给有正项,额外别寻达刺苏。
醉后向人口譊譊,是人遇之遭鞭敲。
稍有不如需索意,拚死骑将驿马跑。
天使后来无一语,只是颜色多骄倨。
公然下马坐悬堂,换马从容上马去。
未许邮符先及见,直呼换马声连催。
马到当换故不换,下马索取常例看。
但须一贯就腰缠,无语饱饫邮亭饭。
饭罢曾不少迁延,上马还须惜马钱。
走马城边立马上,手折杨柳当马鞭。
前跕前去不须臾,后到一起是行厨。
朝廷供给有正项,额外别寻达刺苏。
醉后向人口譊譊,是人遇之遭鞭敲。
稍有不如需索意,拚死骑将驿马跑。
天使后来无一语,只是颜色多骄倨。
公然下马坐悬堂,换马从容上马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古代驿站换马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细节揭露了官场腐败现象。
诗中描写一位自称"天使"(朝廷使者)的官员来到驿站换马。他一来就大声催促换马,但真正要换马时却不着急,反而下马索要贿赂("常例钱")。只要给够钱,就能在驿站白吃白喝。吃饱喝足后,还要克扣养马的费用。
更过分的是,这些官员会额外勒索好酒("达刺苏"指蒙古语的好酒),喝醉后就耍酒疯打人。要是驿站人员稍有怠慢,他们就拼命鞭打驿马发泄。后面来的官员虽然不说话,但态度傲慢,直接霸占公堂,慢悠悠地换完马就走。
全诗用白描手法,像放电影一样展现驿站乱象:官员们打着公务旗号,实际是来吃拿卡要的。诗人没有直接批评,但通过"天使"这个讽刺性称呼(表面尊贵实则丑陋)和一系列细节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腐败现象的愤怒。
诗中"手折杨柳当马鞭"等生活化描写,既生动又有深意——这些官员连马鞭都要占公家便宜。最后两句对比强烈:官员们从容离去的身影背后,是驿站被盘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