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已惭陋巷回玉趾,
仍闻细雨沾彩衣。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直庐相望夜每阑,
高阁遥临月时吐。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新冠峨峨不变铁,
旧泉脉脉犹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自怜岂是风引舟,
如何渐与蓬山远。
仍闻细雨沾彩衣。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直庐相望夜每阑,
高阁遥临月时吐。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新冠峨峨不变铁,
旧泉脉脉犹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自怜岂是风引舟,
如何渐与蓬山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给好友李校书的赠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了两人从邻居到同僚的缘分,以及生活中的温馨趣事。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惊喜相遇(前六句)
写李校书冒雨来家拜访,诗人既感动又惭愧。提到好友明天就要去皇宫上班,今天还特意来看望自己,让诗人觉得连准备好的农家饭菜都显得不够档次了。这里用"细雨沾彩衣"的细节,既写出天气,又暗示好友不顾形象也要来相聚的真性情。
2. 回忆往昔(中间十句)
像老友聊天般回忆两人当邻居时的趣事:当年诗人当监察御史(乌府)时,和李校书门对门住着,经常一起熬夜加班校勘古籍(讨鱼鲁指校对文字),有时工作到月亮都出来了。现在两人又成了同事,都在皇家图书馆(中秘书)工作,诗人调侃说自己的新官帽虽然气派,但还不如当年一起喝泉水的生活自在。
3. 真挚友情(最后六句)
突然收到好友的诗信(芳讯),让诗人开心得连潘安的锦绣文章都不羡慕了。想起以前一起赏晚霞、吟诗到天黑的快乐时光,自嘲说现在虽然官做大了,反而离理想(蓬山指仙境)越来越远,暗含对纯真友情的珍惜。
诗中妙处在于:
- 用"细雨沾彩衣""愁鸡黍违"等生活化描写,让严肃的官员形象变得亲切
- "对门讨鱼鲁"的典故活用,把枯燥的校书工作写得像邻居串门
- 结尾的"渐与蓬山远"用修仙比喻,委婉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
全诗就像两个老朋友雨天喝茶聊天,既有工作吐槽,又有生活情趣,还藏着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读来温暖又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