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亭(题拟)

昔年张翰此归休,鲈脍莼羹八月秋。
万顷烟波閒极目,一帆风便不回头。
洞庭有路通仙室,笠泽无人直下钩。
自恨宦名身未了,拂衣东去阿谁留(见《百城烟水》卷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松江亭(题拟)》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宦途名利的无奈。

首两句“昔年张翰此归休,鲈脍莼羹八月秋”,提到了历史上的张翰,他因思念家乡的鲈鱼和莼菜,毅然辞官归隐。这里诗人借张翰的故事,表达了对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万顷烟波閒极目,一帆风便不回头”,描绘了松江亭外的壮丽景色:广阔的江面上,烟波浩渺,诗人极目远眺,心中充满宁静与自由。一旦顺风扬帆,便不再回头,象征了诗人一旦决定追求自由,便不再留恋仕途。

“洞庭有路通仙室,笠泽无人直下钩”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洞庭湖和笠泽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诗人想象着那里通往仙人的居所,而现实中却无人愿意放下名利,真正去追求这种生活。

最后两句“自恨宦名身未了,拂衣东去阿谁留”,诗人感叹自己仍被宦途名利所束缚,无法像张翰那样毅然离去。他自嘲道,即使自己决定东去归隐,又有谁会挽留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借用历史典故和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宦途名利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慨。

王硕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唐末进士。武宗会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以自伤身世,王硕过此题诗和之。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又2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