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 其一

矗地弥天道气屯,脉先太华近昆仑。
虎娴人性疑仙佛,鹤诩皇初训子孙。
呼吸九重摇北斗,盘回一线碎西门。
广成石室如堪借,莫笑劳形尽钝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山的神奇与壮美,充满了仙气和历史感。

首联写崆峒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仿佛连接天地,它的山脉甚至比华山更早形成,靠近神话中的昆仑山。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雄伟和古老。

颔联用虎和鹤这两种动物来表现山的灵性。老虎在这里温顺通人性,让人怀疑它是不是仙佛化身;而鹤则自称从远古时代就存在,像一位智者一样教导后代。这两句赋予动物人性化的特点,增添了神秘色彩。

颈联继续写山的壮阔景象:呼吸之间仿佛能撼动九重天,摇动北斗星;山路盘旋曲折,像一条细线,连坚固的西门(可能指山门或关卡)都被它“碎”了。这里用夸张的想象,形容山势险峻,气象万千。

尾联提到广成子的石室(传说中仙人广成子曾在崆峒山修炼),说如果能借来一用,或许普通人也能悟道成仙,不必嘲笑那些苦苦修行却资质平凡的人。这里既有对仙境的向往,也暗含对普通人努力求道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神话传说、夸张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崆峒山的超凡脱俗,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读来让人心生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