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 其五

晨兴扶短策,数里到山洼。
夹道竹千个,横门梅半花。
渔洋浮翠霭,梵呗出烟霞。
搔首空廊坐,吟深日欲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探访灵岩山赏梅的闲适之旅,充满自然意趣和禅意。

清晨诗人拄着短杖出发,走过几里山路来到山间低洼处。这里用"扶短策"的细节,生动展现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文人形象。路上竹林夹道,成千的翠竹形成绿色长廊;山门横亘,早梅已半开,点出时令特征。

山中景色如画:渔洋山笼罩在青翠的雾气中,寺庙的诵经声穿透云霞传来。这两句巧妙融合视觉与听觉,"浮"字让山雾有了动态感,"出"字使诵经声仿佛有了形质。

最后诗人坐在空寂的廊下沉思吟咏,不知不觉太阳西斜。这个结尾尤其动人,"搔首"的细节透露文人雅趣,"吟深"二字既说吟诗专注,也暗指诗意深邃,与斜阳共同构成富有余韵的画面。

全诗像一组山水镜头,从晨起到日暮,记录了一次充满诗意的山行。诗人通过竹林、梅花、雾霭、梵音等意象,营造出清幽脱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闻到梅香,听到诵经,感受到山间的宁静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