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别苏武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名将李陵和苏武的故事,用直白感人的语言展现了英雄的悲剧和友情的力量。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先交代背景:汉武帝喜欢开拓疆土,李陵带步兵远征匈奴,结果全军覆没。这里点明李陵不是怕死才投降,他心里始终想回到汉朝。
2. 中间描写李陵的处境:投降后家破人亡,被迫留在匈奴地盘。用"虎狼窟"形容匈奴环境险恶,用"无春风""多积雪"表现气候恶劣,烘托他内心的痛苦。特别是与即将回国的苏武分别时,两人痛哭的场景写得特别真实,连天地日月都为之动容。
3. 最后四句是诗眼:李陵说就算活着做汉朝的臣子,死后变成匈奴的白骨,也会永远思念故国。用"望南月"这个意象,把一个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既具体又深情。
这首诗好在哪里:
- 用对比手法:李陵"想回汉朝"的愿望和"被迫留下"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 善用环境描写:通过匈奴恶劣的自然环境,反映人物内心痛苦
- 情感真挚:分别场景的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 结尾有力:最后四句把一个人的家国情怀升华到永恒的高度
普通人读这首诗,能感受到:
1. 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2. 对家乡故土的深切眷恋
3. 真挚友情的珍贵
4. 即使身处绝境也要保持气节的精神
这些情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这就是好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