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东林宴坐

高秋坐虚馆,飒然神虑清。
回飙扬疏雨,潇洒集前楹。
始欣尘杂远,稍觉微凉生。
檐铎递相答,林蝉时一鸣。
物情各有适,吾生岂无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时节独坐东林禅院时的宁静体验,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感悟。

前两句写环境:深秋时节坐在空寂的禅院里,凉风让人神清气爽。这里"虚馆"不是指房子真的空,而是强调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中间六句用动态画面展现禅院的生机:回旋的风吹着疏落的雨点,雨丝潇洒地飘落在屋檐下。诗人先是欣喜远离了尘世烦扰,渐渐感受到秋日的微凉。屋檐下的风铃随风叮当作响,树林里的蝉鸣偶尔传来。这些声音非但不吵闹,反而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最后两句是感悟: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风铃响、蝉鸣都是自然规律),而我的生活难道就没有追求吗?这里的"营"不是指功利追求,而是暗指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人也要像万物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

全诗妙在将"静"写出了层次感:先是环境安静,然后是心境安宁,最后在安静中听到自然的天籁,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这种由外而内、由静到悟的写法,让普通的秋日独坐有了禅意和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