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覃怀北赏梅,同参政西庵杨丈,和
记罗浮仙子,俨微步、过山村。正日暮天寒、明装淡抹,来伴清樽。行云黯然飞去,怅参横月落梦无痕。翠羽嘈嘈树杪,玉钿隐隐墙根。山阳一气变冬温。真实不须论。满竹外幽香,水边疏影,直彻苏门。仿佛对花终日,拌淋漓、襟袖醉昏昏。折得一枝在手,天涯几度销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冬天赏梅的情景,充满了梦幻般的诗意和细腻的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用仙子来比喻梅花,像一位轻盈的仙女穿过山村。傍晚天寒时,梅花素雅地绽放,仿佛来陪伴饮酒的人。随后笔锋一转,用"行云飞去"和"参横月落"暗示美好时光易逝,只留下惆怅。末尾用翠鸟鸣叫和隐约可见的玉钿(这里指梅花)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下片(后半部分)写天气突然转暖,但作者说梅花之美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多说。竹林外、水边的梅花香气四溢,甚至飘到了远处的苏门山。作者整天对着梅花,醉意朦胧,最后折下一枝梅花,触发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就算走到天涯海角,想起这枝梅花也会心驰神往。
全词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把梅花比作仙子,赋予它超凡脱俗的气质 2. 通过天气变化、环境烘托来展现梅花的神韵 3. 结尾"折枝"的细节特别动人,把对梅花的喜爱升华为永恒的记忆 4. 语言优美但不晦涩,画面感很强,读起来仿佛能看到、闻到那株梅花
这首词表面上写赏梅,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以及想要留住这份美好的愿望。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有时候,一朵花就能让人魂牵梦萦,成为生命中难忘的印记。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