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丹沙词

千淘万洗紫光攒,夜火荧荧照玉盘。
恐是麻姑残米粒,不曾将与世人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洗丹沙词》描绘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场景,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

首先,诗中“千淘万洗紫光攒”描绘了一种经过反复淘洗后,紫光聚集的景象。这里的“紫光”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或神秘的物质,经过精心处理,才能显现出它的光彩。这种描述给人一种经过努力和耐心,最终获得美好结果的感受。

接着,“夜火荧荧照玉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氛围。夜晚的微弱火光映照在玉盘上,给人一种幽静而庄严的感觉。玉盘可能象征着纯洁和珍贵,而夜火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宁静。

然后,“恐是麻姑残米粒”引入了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麻姑。麻姑是道教中的仙女,常与长生不老、仙丹妙药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残米粒”可能暗示着某种珍贵的仙药或宝物,但因为它的稀有和神秘,普通人难以得见。

最后,“不曾将与世人看”表达了这种珍贵之物的隐秘性。它不为世人所知,只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中,增添了一种遥不可及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经过精心处理、神秘而珍贵的物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往往只存在于想象中,难以在现实中触及。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神秘与美好的敬畏和憧憬。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