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七星岩一带春日里的生动景象,充满烟火气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水边风光:阳光下的门前春水涨满,伏波岩下的渔船轻巧漂荡。用"春水生"和"钓船轻"两个动态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中间四句像展开一幅山水画卷:漓江清澈得映出倒影,群山如同画中景致;榕树枝叶交错,用翠绿色包裹着城池。白天村里的小店传来鸡鸣,路上游客带着酒壶漫步。这里"山如画"和"翠夹城"的比喻特别形象,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生动呈现。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虽然地方风俗不同,但都洋溢着安乐祥和,让人忍不住想唱歌赞美。诗人通过市井生活(鸡鸣、酒客)和自然景观(漓江、榕树)的融合,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从水面特写到远山全景,从自然风光到人文风情,最后抒发感慨。读起来仿佛能看见波光粼粼的漓江,听见集市的热闹声响,感受到诗人漫步其间的愉悦心情。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