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古郡如河内,云藏铁瓮城。
禹疏渠绝岘,秦凿堑分京。
旧井朱方塞,新桥渌水横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京口》描绘了一个古老城市的景象,充满了历史感和地域特色。作者通过几个简洁的句子,勾勒出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变迁,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貌。

首先,“古郡如河内”一句,点明了京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与河内(今河南境内)相提并论,暗示其重要的地理和文化地位。接下来的“云藏铁瓮城”,则是用“铁瓮城”来形容京口坚固的城墙,仿佛被云雾笼罩,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禹疏渠绝岘,秦凿堑分京”这两句,提到了大禹治水和秦朝时期的工程,进一步强调了京口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大禹疏通河道,秦朝开凿沟渠,这些古代的水利工程不仅改变了地貌,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旧井朱方塞,新桥渌水横”则描绘了京口的现状。旧时的井已被堵塞,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已经消逝;而新修的桥梁横跨清澈的河水,象征着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这种新旧对比,既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也展现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京口的地理特征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深度和文化魅力。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让人们对这座古老城市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敬意。

熊遹

熊遹,字述之,建阳(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高宗绍兴初为顺昌县丞,历知建德县,通判江州(明嘉庆《临江府志》卷五)。十四年(一一四四),通判台州,十五年九月以丁忧去职(《嘉定赤城志》卷一○)。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延平府志》卷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