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恭纪

銮舆晓出传宫漏,万乘春蒐控玉鞭。
十二羽林雕辇后,三千犀甲幔城前。
招摇色映长堤直,华盖香凝禁树妍。
脱臂饥鹰霜距疾,嘶风彀骑雪花拳。
龙鳞乍晃云霄上,虎旅同趋日月边。
褒鄂宗臣张左纛,薛岐帝胄领中权。
衔枚受律连营肃,射柳分弓七札穿。
觱篥声中看队列,铙歌曲里促觞传。
丁宁诸将投戈日,长忆先皇讲武年。
驷介踏云还紫禁,六飞扶日下青天。
威驰塞北名王垒,风靖滇南涨海烟。
指顾销兵资庙略,两阶舞罢谱虞弦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家阅兵仪式的盛大场面,充满了力量感和威严感。

开头写皇帝清晨出发,春日出巡,仪仗队浩浩荡荡,护卫森严。士兵们身穿铠甲,旗帜招展,整个场面庄重而华丽。诗中用"脱臂饥鹰""嘶风彀骑"这样的比喻,形容士兵们像饥饿的鹰一样迅猛,战马在风中嘶鸣,充满战斗的锐气。

中间部分描写阅兵的具体场景:军队整齐列阵,弓箭手百步穿杨,乐器声中将士们饮酒壮行。这里既有严明的军纪,也有豪迈的士气。

最后诗人提醒将领们不要忘记先皇的教诲,强调武力是为了维护和平。阅兵结束后,皇帝回宫,军队的威名震慑四方,边疆安宁。全诗在"两阶舞罢谱虞弦"的和谐画面中结束,暗示天下太平的理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看电影一样展现阅兵全过程 2. 善用比喻(如鹰、马、龙、虎)让军队形象生动 3. 刚柔并济,既有武力展示,又有和平期许 4. 通过仪式感体现国家威严,展现古代中国的强盛气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