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后戏赠故人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
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退休后写给老朋友的幽默自嘲之作,用轻松的语气展现功成名就后的满足感。

前两句"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是说:如今我像唐代名相裴度(晋公)一样在午桥庄建了别墅,每天赏花看竹、观云听雨,悠闲自在得很。这里用历史名人来比喻自己的退休生活,显得既高雅又有点小得意。

后两句"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是自报家门式的调侃:我这个白头老头(师亮是作者自称)已经很知足了,毕竟这辈子四次进入中央核心机构(两府),当过九次尚书(相当于部长级)。表面看是在炫耀履历,实际是用夸张的数字(九尚书)来自我调侃——就像现代人说"我这辈子换了二十份工作"一样,带着退休老人回顾往事时特有的幽默感。

全诗妙在把人生成就说得像打游戏通关记录,既显摆又自嘲。透过文字能看见一个功成名就的老人,退休后对着老友掰着手指数自己当年的"战绩",数着数着自己都笑了的画面。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比直接说"我一生很成功"要高明得多。

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