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节推架轩扁水木清华

红满芳波绿满蹊,公馀无事似幽栖。
临池洗砚看鱼跃,对竹坐衙闻鸟啼。
胸次九流如镜净,壁间片锦与花齐。
云霄别有清华地,早晚朝车过竹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享受自然之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的清雅境界。

首联"红满芳波绿满蹊"用鲜艳的色彩对比(红花绿水)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暗示主人公办公场所环境优美。"公馀无事似幽栖"点明这是官员下班后的休闲时光,像隐居般自在。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生活细节展现主人公的雅趣:在池塘边洗砚台时观赏游鱼,坐在衙门的竹林里聆听鸟鸣。这些画面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将公务与雅趣完美结合的生活状态。"胸次九流如镜净"用镜子比喻他澄澈开阔的胸襟,"壁间片锦与花齐"则通过墙上挂着的织锦与鲜花相映成趣,体现其高雅的审美情趣。

尾联"云霄别有清华地"将这种清雅境界比作天上的仙境,"早晚朝车过竹溪"暗示主人公虽然身处官场(朝车代表公务),但心灵始终保持着竹溪般的清幽。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官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身在庙堂,心在山林"的理想境界,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