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疑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
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

现代解析

这首《过九疑》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帝德于今祀万年”,意思是说古代帝王的功德至今仍被人们纪念和祭祀,延续了万年之久。这里作者在感叹历史的深远影响,帝王的功绩在时间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铭记。

第二句“如何遗像托疏椽”,则转向现实,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帝王的遗像却被放置在简陋的屋檐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存?这里作者在反思,虽然帝王的功绩被传颂,但他们的形象却逐渐被忽视,甚至被遗忘。

第三句“凭谁为假丹青手”,作者进一步思考:谁能重新描绘这些帝王的形象,让他们的光辉重现?这里的“丹青手”指的是画家,作者在寻找能够重现历史辉煌的人。

最后一句“付与梅仙十万钱”,作者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如果找到这样的画家,愿意付出巨额的酬劳,让他重新绘制帝王的形象。这里的“梅仙”可能是指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作者希望通过金钱的激励,让历史的光辉得以重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帝王遗像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作者既感叹历史的深远影响,又对现实中历史被忽视的现象感到惋惜,并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让历史的光辉重新焕发。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简洁而深刻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马大同

严州建德人,字会叔。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小官时,以刚介闻。孝宗时每进对,辄陈恢复大计。所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累官户部侍郎。学者称鹤山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