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紫菊》描绘了一种秋天野地里的花朵,并通过一些巧妙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的独特见解。
首句“秋野间花是绣铺”,形象地将秋天的田野比作绣铺,意味着秋天的田野上遍地是花,这些花就像是绣匠精心绣制的作品,美丽而精致。这里的“绣铺”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想象到秋天田野上丰富的色彩和生机。
第二句“佳名得自北人呼”,说明这种花有一个来自北方的名字,暗示它可能是一种不常见的花,或者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花。这样的命名增加了它神秘和独特的气质。
第三句“若教尼父当时见”,这里借用孔子(尼父)的形象,表达了如果孔子能够见到这种花,他会怎么看待它。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观点往往被人们视为权威。诗人在这里借用孔子的形象,推测孔子可能会对这种花的色彩提出批评。
最后一句“应恶纷纷色乱朱”,孔子可能会觉得这种花的颜色太杂乱,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这里的“纷纷色”指的是色彩繁杂,而“乱朱”则可能指的是红颜色。孔子倾向于儒家的中庸之道,追求和谐与秩序,他可能不喜欢这种颜色繁复、杂乱无章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巧妙的典故,表达了对秋天野地里的一种独特花朵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孔子这一历史人物的联想,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史铸
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百菊集谱》六卷,补遗一卷,成于理宗淳祐二至十年(一二四二~一二五○)。事见本集卷首自序。生平不详。晚年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