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守吕叔恭游中隐岩无名洞坐客鄱阳朱国辅云此洞未有名因公而题欲名曰吕公岩予未敢披襟而刘子思陈朝彦皆曰甚当戏书五十六字镵于石壁间绍兴甲戌季春七日

护田绿水转山樊,滴翠群峰列巨杉。
洞外僧蓝侵斗汉,涧边人迹隔仙凡。
深深云谷春常在,寂寂松扉夜不缄。
此处得名爰自我,要须题作吕公岩。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吕叔恭一行人游玩无名山洞的经历,充满了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

前四句描绘了山洞周围的景色:碧绿的农田环绕山脚,苍翠的山峰上耸立着高大的杉树。山洞外的寺庙仿佛要碰到天上的星星,山洞边的路把人世和仙境隔开。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接近仙境的氛围。

后四句则写山洞本身的特点:幽深的山谷里永远像春天一样,寂静的松木门夜里也不关闭。最后点明主题:既然这个洞是因为吕叔恭而得名,那就应该叫"吕公岩"。这里既有对山洞永恒春意的赞叹,也带着文人之间互相打趣的轻松感。

整首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游玩写得很有意境。既展现了美丽的山水,又记录了朋友间的趣事,读来让人感受到宋代文人那种寄情山水、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吕愿中

吕愿中,一作愿忠(《舆地纪胜》卷四八),字叔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官通判和州。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谄附秦桧,二十五年诏赴临安。桧卒,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抚松集》一卷。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