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春街买鹦,与故禽无二,返魂香耶,再生缘耶
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无语。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
此例相沿应许。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
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感伤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感慨。
首先,诗词开篇以“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引入,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氛围。秋天的稻香还未散去,春天的花又带来了新的梦境,暗示着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接着,“小帘依旧深贮”进一步点明了场景的熟悉感,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垂柳与楼台相互映衬,碧云仿佛在守护着归家的路。这里的“归路”不仅指现实中的路,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然而,接下来的“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某些事物似乎并未改变,比如那只轻盈的鹦鹉,它的“檀唇绣羽”依旧如故,仿佛时光停滞。然而,这种不变反而让作者感到更加沉重,因为人事已非,唯有这只鹦鹉还在提醒着过去的时光。
“无语。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的氛围。作者无言以对,只能看着画阑干外,东风吹动着柳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过去。这里的“无语”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命运的沉默。
接下来,诗词转入对命运的思考。“此例相沿应许。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暗示了命运的轮回与无奈。作者认为,这种命运的安排似乎是注定的,就像那些在天边默默承受离恨的女子一样,她们的命运同样充满了痛苦与无奈。而“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则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残酷。三生三世,命运似乎比传说中的雪娘还要苦,暗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深刻感悟。
最后,“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则是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作者依然记得那个依稀的庭院,仿佛一切都在眼前。玉箫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提醒着曾经的美好时光。而“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则是对这种回忆的具象化表达,黄月与红雨交织在一起,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交织,情感与命运的交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感慨。它不仅仅是对一只鹦鹉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命运与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