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星岩

桂林平地起山尖,独此奇峰个个圆。
上应星辰三四点,中藏空洞几千年。
乘槎客子频相访,骑鹤仙人竟不还。
多少南来骢马客,品题诗句细磨镌(《永乐大典》卷九七六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七星岩的奇特景观和人文底蕴,语言通俗却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七星岩的独特:桂林的山多是平地拔起的尖峰,唯独这里的山峰个个圆润可爱,像天上掉下来的大汤圆。这种反差感让人瞬间记住七星岩的特别。

中间四句把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糅在一起:说这些圆峰对应着天上的星辰(古人认为七星岩对应北斗七星),山里的溶洞已经存在几千年。乘木筏的游客常来探访,而传说中骑鹤飞升的仙人却再没回来——既写了现实中的游人如织,又用仙人的传说给景点蒙上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最有生活气息:南来北往的官员文人(骢马客指骑马的官员),都喜欢在这里题诗刻字。就像现在游客爱在景点打卡发朋友圈一样,古人则用磨石刻字的方式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

全诗妙在把石头山写得既接地气(圆滚滚的山形、游客题刻)又仙气飘飘(星辰对应、仙人传说),就像给七星岩拍了张动静结合的全景照,让我们看到古代网红景点的魅力。

张去华

(938—1006)开封襄邑人,字信臣。张谊子。以荫补太庙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献《南征赋》、《治民论》,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弃官而归。宋太祖建隆二年进士第一。历右补阙、中书舍人。从太宗征太原,历任京东、江南转运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录》,为开封府推官。坐事贬安州司马,历知晋、许、杭、苏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谈论,尚气节。尝献《元元论》,大旨以养民务穑为急,深得真宗嘉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