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小径的生动画面,短短十个字却充满立体感。
前一句"窄径随溪转"像用镜头跟拍:一条瘦瘦的山路(窄径)像调皮的孩子,追着溪水拐来拐去(随溪转)。溪水流到哪儿,小路就跟到哪儿,让人仿佛能听见溪水叮咚声,看见脚下湿润的泥土。
后一句"悬崖带藓斑"突然拉远镜头:抬头看见陡峭的岩壁上(悬崖),东一块西一块长着青苔(藓斑),像巨人衣服上的绿色补丁。一个"带"字让石壁活了过来,好像它故意披着这件斑驳的苔藓外套。
诗人用"窄"和"悬"制造紧张感,又用"转"和"斑"增添趣味,就像用简笔画勾勒出山路的惊险与野趣。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那个爬山的人,既要小心脚下打滑的苔藓,又被溪水引着往深山里走,简单两句就让人身临其境。
李冲元
宋舒州人,字元中。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工书。善论人物。与李公麟、李亮工共为山泽之游,号龙眠三李。